地给予药物以及其它方面的治疗。
&esp;&esp;“首先是重症的诊断,符合下列任何一条,均可判断为重症:一是呼吸频率≥30 次/分,病人有呼吸困难,口唇出现紫绀等情况;二是病人在吸空气时,指氧饱和度≤93的;三是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/吸氧浓度≤300hg ;第四条是病人肺部影像学显示多叶病变,或者 48 小时内病灶的进展>50。”
&esp;&esp;念完关于重症的判断和区分,王金泉抬起头来,看向办公室里面认真倾听的医生们,问道:“你们还有什么补充或者建议吗?”
&esp;&esp;大部分医生或是摇头,或是说没有。偶尔有几个医生,针对细节上进行部分补充,或是讲几句不同意见。
&esp;&esp;袁志在这个时候举起手,说道:“我觉得还应该再加一条。”
&esp;&esp;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他,王金泉也寻声望去,在认出袁志后,点点头道:“你说,再加一条什么?”
&esp;&esp;袁志道:“我认为,还要合并病人其他的临床症状。比如今天上午,我们抢救的那个病人,她本身就有心脏方面的疾病,又感染新型冠状病毒。对于这样的病人,即便没有出现前面四条情况,也应该在收治后归为重症病人,进行重点关注。”
&esp;&esp;“嗯。”王金泉点头,袁志的这个提议很是认可,又看向办公室里其他的医生,说道:“我觉得可以加上这一条,你们觉得呢?”
&esp;&esp;“同意!”
&esp;&esp;“确实应该加上这一条!”
&esp;&esp;医生们在略加思索后,纷纷点头。
&esp;&esp;冯光明很满意地看袁志一眼,嘴上则说:“今天查房的时候,我对收治的病人做了一些了解。其中患有其它疾病、病情较重的人,都是按照重症患者在治疗和护理,可见在临床上面一直是这样划分的,但把它写进方案要更正式点,也能让医生和护士,更好地下诊断,做治疗和护理。”
&esp;&esp;“好,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,那就再加个第五条——合并需住院治疗的其他临床情况。”
&esp;&esp;王金泉飞快地在自己的本子上面,写下了这句话。
&esp;&esp;随后他抬起头,继续讲:“以上几点,就是重症病人的判断和区分。接下来关于危重病人的诊断,则是符合以下三种情况之一者:一是出现呼吸衰竭,且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人;二是出现了休克情况的病人;三是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,需要icu监护治疗的病人。大家对为重症病人的诊断,有什么建议或者补充的吗?”
&esp;&esp;王金泉说完这番话,便看向袁志。
&esp;&esp;“我没有意见。”袁志在表态的同时,在心里苦笑:刚才大家都讨论了那么多,我能提一个补充意见就不错了,哪儿可能事事都有补充啊。
&esp;&esp;其他医生也纷纷表态,同意这个诊断方案,并没有什么意见。
&esp;&esp;诊断方案之后,便是治疗方案。
&esp;&esp;王金泉讲道:“现阶段,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还没有特效药,所以我们针对一般病人的治疗,主要方案是这么几点:第一点、要卧床休息,加强支持治疗,保证充分热量;同时应注意水、电解质平衡,维持内环境稳定;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、指氧饱和度等。”
&esp;&esp;众人没有异议,这是最基础的措施,没什么好说的。
&esp;&esp;王金泉继续道:“第二点、我们要根据病人的病情,监测他们的血常规、尿常规、c-反应蛋白以及生化指标,包括肝酶、心肌酶、肾功能等等,还有凝血功能。必要的时候,还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,复查胸部影像学!第三点、要根据病人氧饱和度的变化,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,包括鼻导管、面罩给氧,必要时经鼻高流量氧疗、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等。”
&esp;&esp;众人纷纷点头,新型冠状病毒对呼吸系统影响是最大的。所以保证通气情况,便成为治疗的重中之重,同时也是生死之关。
&esp;&esp;“因为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,国家卫建委给出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是:可试用α-干扰素雾化吸入,以及口服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。你们记住,在使用这些抗病毒药物的时候,要密切记录病人的情况,争取早日找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有较好疗效的药物!”
&esp;&esp;听到王金泉的这番话,办公室里的医生们再度点头。
&esp;&esp;其实就算王金泉不说,医生们也会认真记录和观察,他们都想要尽早找出一个能够尽快治好新型冠状肺炎的方案!
&esp;&esp;“另外需要注意的是,要避免盲目或不恰当地使用抗菌药物。尤其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