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560章 十九岁的卿(下)(2 / 3)

来……

&esp;&esp;他重重将脚踩在雕饰云雷纹饰的石阶上,这次,他不会再轻易离开!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鲁侯宋跪坐在大殿正中的君位上,望着缓步走入,于两侧站立的群臣,望着径自走到自己跟前十步才微微垂拜的那位年轻人,心里惙惙不安,臀部也不自然地扭动起来。

&esp;&esp;这个宝榻是诸侯的君位,用上好的檀香木制成,镶嵌金银美玉,雕饰蛟龙、鸾凤、麒麟等祥瑞,看上去威风,坐上后却不怎么舒服。

&esp;&esp;周公一日三吐脯,一沐三握发,对待子嗣的要求也很严格,为了让子孙不忘周人在老家“居岐之阳,实始翦商”的艰难,他特地将鲁国君位设计成这样,还写下了《书无逸》用以警戒周天子,也告诫历代鲁侯:

&esp;&esp;“呜呼!君子所,其无逸。先知稼穑之艰难,乃逸!”

&esp;&esp;硬木本身又冷又硬,还不许垫柔软的毛皮,不许放厚实的布帛,连疏松的羽毛也没有。鲁侯宋还是公子时,就曾听兄长鲁昭公抱怨过这位子之难坐,他当时只是对此艳羡不已,直到真正坐上来后,才发觉犹如针毡。

&esp;&esp;那些权臣,那些野心家,一个接一个,根本不让他消停,根本不让他安坐……

&esp;&esp;以臣逐君的季平子死了,有季氏陪臣阳虎逼宫,阳虎倒台了,三桓又重回朝堂。好容易在孔丘辅佐下想振兴一把君权,却在堕了郈邑后全盘皆崩,济水大败。费宰公山不狃又杀入国都,将他围困于武子之台,几欲被擒获!

&esp;&esp;好在赵无恤及时赶到,他派兵驱逐了叛臣。又追上去在姑蔑击溃了他们,公山不狃仅带着数人逃回费邑。

&esp;&esp;鲁侯暂时安全了,虽然,这个自命救助公室之难的赵氏卿子自己也是个叛臣……

&esp;&esp;可这话鲁侯可不敢当面说,甚至不敢在宫中说。只能心里悄悄想一下。

&esp;&esp;总的来说,比起之前的那几位,赵无恤虽然将整个鲁宫捏在手里,对鲁侯却是不错的。

&esp;&esp;公山不狃所帅的费邑人军纪一般,鲁侯因为宫中无甲士,只能逃到季氏之宫避难,费人冲进宫来大肆劫掠,出门时却被赵无恤堵住了。那些宝器钱帛自然就到了他手里,他竟没有半点私藏,无论是宝器还是钱帛。竟全部送还鲁宫,还派人保护周公、伯禽之庙,提供宫人衣食,还张罗着要为国君重修宫闱。

&esp;&esp;鲁侯不知道赵无恤与私臣们达成的共识是:“奉国君以令不臣!”但他能感觉到其中善意,能这样他已经很满足了。

&esp;&esp;“政由司寇,祭由寡人……”鲁侯生怕赵无恤会反悔害他,当天就拉着无恤的手将自己的打算托盘而出。

&esp;&esp;他终于意识到,一旦鲁国有险,他甚至连一支能保护自己的卫队都没有,不敢再碰政争了。甚至连这朝堂上冰冷生硬的君榻他也不想久坐。躲到寝宫里欣赏齐国美人、舞乐,灌饱美酒嘉柔才是人生最大的乐事。

&esp;&esp;但在此之前,他必须满足赵无恤的要求,让他心满意足才行……

&esp;&esp;随着礼乐钟鸣响起。鲁侯连忙从他厌恶的君榻上起身,又从柳下季捧着的漆盘上接过冠冕、衣裳、玉佩、絇履等物,他要亲自为赵无恤加冕为卿!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加冕礼和冠礼有些相似,赵无恤坐于殿中央的席上,鲁侯则站在他身前,脸上庄重里带着一丝谄媚。手里捧着一个外黑色,里朱红色的冕。

&esp;&esp;那冕顶有长方板,前圆后方,称为延,它后高前低,略向前倾。延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,谓之旒。天子的冕前后各有十二旒,诸侯前后九旒,卿冠前七旒。

&esp;&esp;鲁侯轻轻地将冕加在赵无恤发髻上,并横插一玉簪。簪的两端绕颔下系朱红丝带,谓之纮,其下垂缨;又各用一条名叫紞的丝绳挂下一个块薄薄的饰玉,谓之瑱。

&esp;&esp;加冕仪式到此告一段落,柳下季替国君宣礼道:“上天好德,为生民立君,又为君设贤明之人辅佐,师之,保之,勿使逾越天道礼法。是故天子有公,诸侯有卿,以相辅佐也。赵氏子无恤,汝从今日起便是鲁邦之卿!切记忠贞保君,赐汝两瑱在耳,别而听之则愚,合而听之则圣!”

&esp;&esp;按照惯例三次推辞后,赵无恤大声应道:“唯,无恤敢不受命!”

&esp;&esp;他朝鲁侯三拜稽首,然后缓缓抬起头,臣已拜君,随后就轮到君拜臣了。

&esp;&esp;赵无恤最喜欢这时代的地方,就是这种君臣间虽有高低差距,却远比后世平等的关系。

&esp;&e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