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640章 投机者(2 / 3)

很好,食敌一钟,当吾二十钟;芑秆一石,当吾二十石。

&esp;&esp;至于阳虎拘泥于拔城攻坚,他就不敢恭维了,此计的前提是中行氏不会发兵西来。

&esp;&esp;中途休憩时,无恤唤来书记官项橐问道:“棘津那边有消息么?”

&esp;&esp;项橐道:“昨日传来过一次消息,说大军已经抵达大河南岸,开始准备渡河,到今晨应已渡完。”

&esp;&esp;无恤暗想:“中行氏已经抵达朝歌,中行寅再笨,也该发现我在牧邑只是虚张声势了。只望他恼羞成怒,直接西来寻我会战;只希望他就算进攻棘津,也是在我方援军站稳脚跟后;只希望以盗跖和羊舌戎两人之才,能顶住东阳劲卒的压力……”

&esp;&esp;他突然产生了一丝迟疑,自己是配合赵鞅攻略雍、凡、共呢?还是冒险东进,去解棘津之围,力求在野战里击败中行氏呢?

&esp;&esp;无恤倾向于后者,但这还得看中行寅下一步怎么走,最好能给赵氏围点打援的机会。

&esp;&esp;总之,还是兵力不够啊,不然就不用这么左右为难了。

&esp;&esp;正在这时,赵兵长长的队伍身后,扬起了一阵烟尘,斥候来禀报说,沁水之畔有一支人数千余的人马已渡河,朝这边尾随而来!

&esp;&esp;众人生疑,赵无恤却哈哈大笑道:“勿慌。这是我兄弟来了!”

&esp;&esp;……

&esp;&esp;韩氏领地分散,一般来说组孙三人各居一处,如今韩不信在新田,其子韩庚在南阳之地。而韩虎,按理说要去家族主邑平阳的。

&esp;&esp;不过韩不信却做了调整,让韩虎去南阳地主持军政,将其父韩庚换到平阳去。

&esp;&esp;“你父亲呀,太过畏首畏尾了。我怕他把握不住机会。”韩不信送韩虎走之前是如此说的。当时,赵氏与范氏尚未公然开战,只是在沁水边剑拔弩张地对峙着,当时,赵无恤的东赵大军也尚未渡过大河。

&esp;&esp;可就在这一路上韩虎却赫然听到了一连串的消息。

&esp;&esp;赵无恤旬月返晋,已经渡过大河了?

&esp;&esp;牧野大战,邯郸稷、范禾双双战死,联军全军覆没?

&esp;&esp;赵无恤又马不停蹄,西进沁水,配合赵鞅将范氏一万大军杀得片甲不留。沁水为之不流?

&esp;&esp;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,等韩虎站在沁水南岸,望着对岸的残余战火,彻底相信了。那些挤得密密麻麻,满眼畏惧的范兵俘虏可作不得假。

&esp;&esp;所以他连夜入州邑,将父亲韩庚从卧榻上喊醒。

&esp;&esp;“出了何事?”韩庚睡眼朦胧,对昨夜发生在沁水边的战事尚一无所知。他这些天虽然一直在配合赵鞅,却配合的并不主动,都是赵氏提出。韩庚便让人照办,无论是出劳役修营,还是刨土制囊,断绝沁水。

&esp;&esp;但惟独有一样。他死咬牙关,绝不出兵,韩庚将南阳三县的韩兵牢牢攒在手中,不愿为赵氏火中取栗。

&esp;&esp;然而今夜儿子韩虎一到,就下拜稽首,大声道:“父亲。发兵,请速速发兵!”

&esp;&esp;韩庚顿时醒了,皱着眉道:“为何?是你祖父的命令?”

&esp;&esp;“不是,这只是小子的判断。”

&esp;&esp;韩庚叹了口气:“我听说你与赵氏无恤关系亲密,甚至约为兄弟,但这卿族相斗,可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……”

&esp;&esp;韩虎失笑:“小子怎么可能因为这一点就不顾韩氏利益,发兵助子泰呢?”

&esp;&esp;听完韩虎在沁水岸边的所见所闻后,韩庚十分诧异,几度起身在堂中踱来走去,招来打探消息的家臣询问后,确定这的确是真的。

&esp;&esp;他不由出声赞道:“赵氏父子真是不简单,竟将兵力占优的范氏杀得大败!”

&esp;&esp;但他又迟疑道:“范氏虽败,尤有中行在,东阳劲卒身经百战,可不是范、邯郸的族兵能相比的,我怕赵氏不能敌也……”

&esp;&esp;韩虎殷切地说道:“能嬴的!通过赵无恤两战破局,赵氏已彻底扭转了开战之初在太行以东的劣势。但离全胜尚早,正因如此,韩氏更应该加入进去,雪中送去热炭,更好过在锦衣做成后上添一朵绣花。如今形势开始偏向赵氏,韩氏参与其中,胜利后才能多分到些城邑、人民!”

&esp;&esp;见韩庚还在犹豫,韩虎凑上前去,在他耳边轻声说道:“父亲,其实早在小子离开温县去新田时,赵无恤便拉着我承诺说,若韩氏出兵相助,则事后可以共分南阳之地!昨夜战毕后,他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