模样正似这个山雨欲来的冬夜,更像这万万里山河间……
&esp;&esp;……无数人不可抗拒的命运。
&esp;&esp;消息传到江南时,大事已然初定。
&esp;&esp;十二月中新帝登基、改次年为太清元年,秦王卫铮却在大乱之中逃出长安,据说京畿道以西各关都在严加排查、力阻其窜入陇右再生事端;月末,帝宫之中复传出贵妃钟氏自请为先帝殉葬的消息,世人皆不敢议此事真伪,只深知睿宗朝已成为过去、这天下亦终是换了一位主人。
&esp;&esp;只是不久后又有流言,称先帝暴毙或有蹊跷、是为东宫太子所毒杀,宫中更有密议,说陛下当初已拟下废黜诏书要将皇位传与次子,太子闻讯后抢先一步弑父夺位、又将此事推在贵妃钟氏和一干江湖道士头上,实是大奸大恶不忠不孝之徒。
&esp;&esp;坊间议论纷纷,其中虽必有钟党之人推波助澜、可细究起来先帝驾崩之事也的确疑点颇多——即便是沉迷酒色嗜于丹药也不至于方过知天命之年便匆匆撒手人寰,何况天子驾崩前几日还曾有过东巡之意,怎么就忽然……
&esp;&esp;于是渐渐连士林间都有非议,本朝以仁孝治天下,一个得位不正的新君必难为天下所容,即便宋氏暂避于江南也能感到人心浮动局势不平,想来只要那秦王一日不被新君擒住、这天下便一日不能重归宁静……
&esp;&esp;而对于宋氏内宅来说,那些轰轰烈烈的国家大事全都无足轻重,最紧要的还是家中三小姐的婚嫁之事。
&esp;&esp;天子驾崩以来天下缟素无不哀悼,唯独宋三小姐是心旷神怡大喜过望,盖因新君登位后颍川方氏自会再得圣眷重被启用,据说眼下其族中子弟已大多官复原职,想来所谓“颍川侯”的爵位也将不日恢复为“晋国公”,那贻之哥哥不就又成了这世上最当与她婚配之人了么?
&esp;&esp;“你姐姐早说了你是有福之人,偏你不肯信——”
&esp;&esp;万氏同样欣喜若狂,俨然已将方献亭看作了自己的女婿。
&esp;&esp;“这世上的缘分最是奇妙,就譬如你和你贻之哥哥,兜兜转转一大圈也还是得凑成一双,旁的不管是谁都拆不散打不烂,这便是顶好的姻缘——”
&esp;&esp;如此言之凿凿喜上眉梢,实在与年初同颍川方氏划清界限的果断模样大相径庭,宋明真都看呆了,一背过身就忍不住同他四妹妹抱怨,说:“‘拆不散打不烂’?这是在说和方氏的姻缘还是在说她自己的脸皮?那扬州万氏照理说也不是什么不体面的门户,怎的教出来的人都这般教人不齿!——再说了,这婚事三哥可点过头么?新君登基方氏又添从龙之功,那上赶着巴结的名门望族可多了去,谁说就一定轮到她女儿凑上前卖乖?”
&esp;&esp;宋疏妍就在一旁听着、每回也都不插话,实际对于三姐姐最终能嫁一位怎样的郎君根本从未在意,只是近来频频在家中听到那人的名字才又多了几分感慨——世事变幻果然莫测,年初在江上擦肩时他还曾被人追杀满身血污,如今到了年尾却又荣宠加身贵不可言,她的确为他感到欣喜,方氏那样清正的门庭,总应当要有个好结果。
&esp;&esp;至于她么……原本就同那人隔了千山万水,在对方落魄时尚难以近其左右,如今就更是别若云泥两不相干,她庆幸自己还剩一副淡泊的心性,只要不动什么愚妄之心、自然便不会为无缘之事伤感酸楚了。
&esp;&esp;一眨眼新岁又至,这个除夕却是难得在金陵过的。
&esp;&esp;宋疏妍照旧与这个家若即若离、只同她二哥哥亲厚,与去年不同的是今次一起守岁的少了二姐姐,吴氏便因此颇为伤感,又看着宋疏妍道:“大抵明年你也要嫁出去了,到时这屋里便只剩我同子邱相依为命,恐怕更要冷清不少……”
&esp;&esp;明年?
&esp;&esp;宋疏妍有些恍惚,一时却竟想不出自己婚嫁后的光景,她二哥闻言却有几分不快,皱眉道:“说的可别是嫁给那个汪叙,那样的风流混子才配不上我妹妹——”
&esp;&esp;吴氏打了他一下、斥他胡说,又感慨:“那位汪大公子有什么不好?官宦人家的嫡出,不比你亲妹妹嫁的那个郎婿来得更好?疏妍嫁过去是享福的,你别不懂瞎掺合——”
&esp;&esp;宋明真颇为不服、却不便与生母犟嘴,当时只讷讷应了,可初十后再见那汪叙登门却又忍不住沉下脸,听闻对方竟还妄图约他妹妹上街同游便更是两眼冒火,心中大骂登徒子好生孟浪,自不许他妹妹答应。
&esp;&esp;宋疏妍见状失笑,因钱塘复信未至、当时也的确还拿不准当如何同那位大公子相处,遂也婉拒了,只同她二哥一道去街上买了些新鲜零嘴,就这么点功夫宋明真也要耳提面命,冷哼:“我说什么来着?那就不是个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