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满唐华彩 第1216章(2 / 3)

sp;朝臣们痛定思痛,决心培养太子李祚,并确保他安稳继位,这成了当今朝堂上第一要紧之事,如此一来,长久以来形成的党争氛围反而平息了。

&esp;&esp;毕竟太子还小而圣人年富力强,数十年间都起不了波澜。

&esp;&esp;正兴七年是丙午马年,大唐的年号没变,国号也还在。

&esp;&esp;天下无事、四海安宁。

&esp;&esp;春耕一结束,待国事稍闲,宰相杜有邻便递了辞呈,被天子拒绝了三次,他还是决心告老,遂加集贤院学士致仕。

&esp;&esp;是日,升平坊杜宅,前来相送的人有很多,时不时能听到一声“功成身退”的赞誉。

&esp;&esp;杜有邻却以身体不适为由,待在书房中愀然不乐。

&esp;&esp;多宝搁上,他的紫袍叠得整整齐齐与玉带摆在一起,想必是不会再穿了。

&esp;&esp;“吱呀”一声响,门被推开了,杜五郎走了进来。

&esp;&esp;杜有邻连忙低下头,捧起书卷装作在云淡风轻地看书。

&esp;&esp;任门外熙熙攘攘,他自心如止水,求学不倦。

&esp;&esp;“阿爷,客都送走了,我们也收拾东西,明日启程吧。”

&esp;&esp;“嗯。”杜有邻闷声应了,可终究是心里不甘,没忍住抱怨道:“我看,圣心没你说的那般难测,朝堂安稳,能有甚杀身之祸?当此大唐中兴之际,不能一心为民,却惜身避祸,可耻。”

&esp;&esp;“阿爷是宰相还没当够吧?你又不擅左右逢源,官瘾却好大,忘了以往可总说要谨慎。”

&esp;&esp;杜五郎说着,抬头去看书房上挂的“谨言慎行”、“如履薄冰”几字,目光落处,却是愣了愣。

&esp;&esp;不知何时,杜有邻已将挂幅换成了“正己率属”、“风志澄清”字样,颇有宰相气派。

&esp;&esp;“一时说一时的话。”杜有邻道,“当年李林甫当政,我奉行的是谨慎,如今君贤臣明,我当以身作则……”

&esp;&esp;“在衙门里天天说不厌,回家还要说。想想二姐,走吧。”

&esp;&esp;提起杜妗之事,杜有邻无奈一叹,再不舍得也只好离开。

&esp;&esp;他往日总觉得二女儿性格强势,自己管教不了,可她被关在掖庭这么久,他终于也是担心了起来,这天夜里不由辗转难眠。

&esp;&esp;卢丰娘从来都不是体贴入微的性格,听得他翻身的动静,倒是懂得安慰了他一句。

&esp;&esp;“放心吧,我看着陛下长大,他不是绝情的人。”

&esp;&esp;“我看你这妇人是糊涂了,陛下到我们家时才多大年纪。”

&esp;&esp;杜有邻念叨着,忽意识到一晃眼十几年都过去了。

&esp;&esp;天不亮,杜家就准备出发了。

&esp;&esp;行李都已送上马车,杜有邻不情不愿地裹着披风出了院子,正见杜媗带了一人进来。

&esp;&esp;那人穿的是一身襕袍,身材清瘦颀长,转头间显出一张清冷的脸,竟是杜妗。

&esp;&esp;“二娘?”

&esp;&esp;杜有邻愣了愣,上前仔细打量了杜妗两眼,发现她并不像想像中那么憔悴,状态还算不错,只是有些不太高兴的样子。

&esp;&esp;“你是如何从掖庭出来的?”

&esp;&esp;“阿爷小声些。”杜媗低声道,“是太子求了皇后,偷偷把二娘放出来的。”

&esp;&esp;“殿下真是好孩子。”

&esp;&esp;提到李祚,杜有邻不免难过。

&esp;&esp;在他看来,李祚是杜妗的干儿子,那也算是他的干外孙,杜家本与太子有如此亲密的关系,眼下搬走往后就疏远了,岂不可惜?

&esp;&esp;他正唏嘘着,没想到,却被杜妗顶了一句。

&esp;&esp;“祚儿是好孩子还用阿爷说吗?”

&esp;&esp;“你……”

&esp;&esp;杜有邻气恼于儿女越来越不尊重他,可转念一想,杜妗还能有脾气顶撞他,也算好事。

&esp;&esp;一家人出了长安,当天便行了二十余里,到了少陵原。

&esp;&esp;也就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了。

&esp;&esp;“这就到了?不是说避祸吗?”

&esp;&esp;卢丰娘站在杜家老宅前看着门梁上的蜘蛛网,不由诧异万分。

&esp;&esp;这里离长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